學習被耶穌接待,進而接待人
◎ 聖經研究碩士科張毓茹同學
三年舉辦一次的青宣大會,今年七月因為疫情的緣故,全面採用線上進行,整體從宣傳、報名,到實際的大會各項活動,完全展現了主辦單位在籌備上的周詳與用心,使我們每一位參加者,都有滿滿的收穫。
聖經信息
董家驊牧師在這次大會的信息分享是排在最後一堂,其分享的題目是「我們與上帝一同接待」,其中提到罪扭曲我們與上帝的關係,我們不斷努力證明自己的價值,想證明自己值得被愛。我們活得很焦慮,常常需要做很多事證明我們是有價值的,於是我們不再看彼此是上帝要款待的對象,而是把彼此當作工具,得到我所想要的。但即便這樣,上帝也沒有放棄我們,上帝成為脆弱的嬰孩先被我們接待,上帝選擇被我們接待,使我們能進入大家庭當中。基督是先被款待,才能款待他人,而上帝也先款待我們,承擔我們的罪惡以復活大能遮蓋我們。
我服事中常期待能夠達到一些目標,但上帝要我們做的是款待他人,去使萬民作祂的門徒,不是在成功的事奉中,而是用時間慷慨的表達接納他人,因凡上帝帶到我們身旁的人,就是上帝呼召我們要宣教的人。
同時,透過這次的信息我也學會去思考「呼召」的意義,不是表面的calling而已,呼召應是我這一生在主面前全然的降服,因為最終的決定是呼召我們的主,按著上帝的方式和時間為主所用,回應主的呼召、順從主的方式,於是就不再掙扎!
真人圖書館:萬物皆有裂痕,乃是傳遞愛的所在
這次的「真人圖書館部分」我選擇參與的是永信律師事務所的施淑貞律師的分享,她提及在其24-25歲就考到司法官及律師,年輕時可算是很早就已進入人生勝利組,但26歲時卻因弟弟當兵車禍意外去世,因此整個人陷入憂鬱的景況。然而透過聖靈良善的引導,她自比是被「廢物利用」的,開始投入職災勞工的法律服務,她看見許多受苦人的生命力,因而得到活下去的力量。
在她的生命歷程中,施律師說到上帝在人生破碎之處、進入水深之處,在失去親人的無能為力之時,上帝在那裂痕處托住她。上帝在裂痕處用不一樣的能量進入她的生命,翻轉了她,讓她明白自己需要使用專長,成為一個好的事奉者,在法庭中成為一個可以被社會使用之人。
透過施律師的分享,我也思想在我生命中的裂痕處,就是在我弟弟及父親的過世哀痛中,我如何從主得著安慰及盼望,走完悲痛的過程,現在成為可以陪伴弟兄姊妹面對傷慟的服事者,使我能在他們充滿痛苦時,能有同理心,也學習作哀傷輔導,我能夠在這樣的事奉中被主使用,進到水深之處與哀哭的人同哀哭。
宣教士禱告會
此次大會,我也參加了來台宣教多年的Sam宣教士的分享禱告會,他們提到台灣宣教的困難與挑戰,其中包含了1.與宣教團隊中成員的衝突,2.對於陌生文化的負面偏見,3.對文化不夠了解所產生的挫折。而這三種宣教挫折都是我沒有想過的景況,因為通常刻板的印象,就是宣教士到新環境不能適應、當地語言難以學習、面對陌生文化無法融入、經濟上的實際問題等。因此,當Sam提出他與家人的困難與挑戰時,我深刻地感受到宣教士面對的問題,很多是來自生活上的挫折,這是實際與當地人互動時才會有的挑戰。例如與宣教團隊的衝突,因著文化不同所開的玩笑,得罪了不同國家的宣教士;還有對於台灣既定的基督徒文化:同聲開口禱告的適應;另一方面,即便中文越來越好,有些台灣人講出來的事情,光從字面上的意義,宣教士是無法體會大家內心想說的。
在這場禱告會中,我迫切為Sam一家人禱告,我感受到一個宣教士要承受的不是只有孤單而已,成為一個長期宣教士更是要有從神而來的愛及能力,才能持續作宣教的事奉。這更讓我體會若是沒有宣教士願意接受呼召、忍受孤單、面對挑戰,去到異鄉傳講福音,我們也就無從聽到福音,進入神的恩典中。因此,宣教事工需要代禱團隊深刻、長期的禱告,並在他們需要的時候鼓勵、扶持、幫助他們,使宣教的事工能長久持續的發展,並完成神所託付的使命和任務。
線上講座:客家人的福音工作
這次線上講座,客神的溫永生院長特別提到台灣只有0.3%的客家人信耶穌,一方面是因為祭祖問題,使得客家族群保留拜祖先的傳統習俗下,在有祖塔及祖墳的習俗中,若要信耶穌需要面對家族壓力。另外,客家族群的宣教投入的慢,台灣早期一直沒有宣教士願意學習客家話,進入客家人當中宣教。因此,溫永生院長改良了台灣祭祖的方式,採用點燭、倒水、獻花三步驟的方式,使台灣人在祭祖的情感糾結上,能夠有處境化的調整,以至於能夠讓客家人覺得信耶穌不會忘記祖先,成為不祭祖的不孝子孫。
這個部分也讓我想起邱顯正牧師所提到處境化傳福音的方式,就是1.不要讓對方覺得不舒服,2.也讓他們能有共鳴,3.讓對方覺得福音內容與他們生活是有關連的。同時也要找出接觸點,花些時間關心他們,了解他們生活上的問題,然後再引導他們認識耶穌。
這次的青宣大會,讓我有很多接觸宣教議題或宣教士的機會,也讓我對於宣教的服事有更深的認識和體會,期望能將這樣的感動與學習持續長久,讓神在我身上的旨意,能夠更清楚的彰顯,也讓我能夠更願意放上自己,為主所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