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學習心得分享】教牧學士科 賴建誠

天路客的福音行傳

使徒行傳接續著四福音書中,繼耶穌基督復活升天之後,聖靈建造教會的工作,也是保羅書信的時間軸。以往查考使徒行傳時,多半用敘事題材來閱讀,就如出埃及記到申命記是記載摩西的一生,而使徒行傳就是保羅一生宣教工作的縮時攝影。這次藉由蔡筱楓老師使用「執行大使命」的主題,以牧養角度來講解使徒行傳,我也得以用更寬廣的面向來理解這卷書。

一、挪去框架的福音

人類呼吸氧氣是生命不可缺少的一個自動機能運作,而耶穌基督的福音也是如此,人一旦未接受主耶穌基督,自生命停止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完全的結束。因此,沒有任何人能夠自誇毋需神的拯救,只是擁有這個認知與否,就如無人能說不需氧氣就得生存一樣。基督徒往往在傳福音的潛意識中,或多或少都有無形的界線與設限,這可能出於自我對傳福音對象的選擇。使徒行傳中許多記載,不論是彼得、司提反、腓利、保羅、巴拿巴等人,他們傳福音的對象都超過了原先的設想,他們順服聖靈在心中的工作,挪去原先自行設定的框架。我們周遭是否有和自己非常不同的人呢?他們同樣需要聽聞福音。

二、引領前行的福音

初代教會所面對的一個問題,不是生死攸關的問題,而是關於食物的分配。這個事件說明了教會出現問題時,牧者必須正視與因應處理。另一個事件則是巴拿巴與保羅第二次宣教時,兩人為了是否要帶著馬可而起了不同的意見,最後雖然分成了兩對人馬,卻成就了上帝更廣闊的宣教工作。教會內也可能常常因為同工之間見解不同、看事情的角度不同,而起了爭執或衝突。這一個路加記載下來的事件,對於現代教會是一個很大的提醒;同工之間難免會意見不合,但重要的是不因而破壞彼此間的關係,雖有衝突但不因此產生仇恨變成同攻,在基督裡永遠是同工,所帶領的也不是屬自己的子弟兵門徒,而是要成為基督耶穌的門徒。將來見主面時要交的帳,不是自我宣教、建堂、會眾多寡的豐功偉業,而是在一生服事中,親身受過生產之苦所生的屬靈兒女,是否用心陪伴牧養他們,建造他們成為門徒,這才是領受福音後前行的動力。

三、熱忱傳遞的福音

保羅的一生是對上帝有信、對人有愛,而蔡筱楓老師用了使徒行傳最後發生的船難事件來檢析,並重新認識保羅的福音熱忱。路加仔細記下,保羅是個重視並全心投入每件工作的人,發生危難時仍然鼓勵人,不因失敗而灰心喪膽的人。相對地,對於每一個向著天路前進的基督徒而言,上帝有百分之百的主權,天路客也有百分之百的責任來編寫每一個不同,但目標相同的天路行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