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十多年前,當我進華神時,院長是林道亮牧師,他是舊約的博士,也牧養美國華人教會多年。記得上他的教牧學時,他說過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話:「當我們還沒有信主時,神最厭惡的是我們的罪;當我們信主後,神最厭惡的是我們的己!」現在回想這句話,真是真知灼見,今天教會有諸多的問題,但是核心仍然是「己」的問題。有的人服事,是為自己的利益─爭權、爭名、爭人的讚賞、爭取有形無形的利益;有的人服事,是為自己的喜好而服事─有興趣便服事,沒有興趣就拉倒。因為「己」的問題造成了教會諸多的麻煩,今天,我們要從保羅的服事,來看他如何展現一個無我的生命!
一、不問個人榮辱,只要福音被傳開就歡喜
(腓立比書一章12~19節─「弟兄們,我願意你們知道,我所遭遇的事更是叫福音興旺,以致我受的捆鎖在御營全軍和其餘的人中,已經顯明是為基督的緣故。並且那在主裡的弟兄多半因我受的捆鎖就篤信不疑,越發放膽傳神的道,無所懼怕。有的傳基督是出於嫉妒紛爭,也有的是出於好意。這一等是出於愛心,知道我是為辯明福音設立的;那一等傳基督是出於結黨,並不誠實,意思要加增我捆鎖的苦楚。這有何妨呢?或是假意,或是真心,無論怎樣,基督究竟被傳開了。為此,我就歡喜,並且還要歡喜;因為我知道,這事藉著你們的祈禱和耶穌基督之靈的幫助,終必叫我得救。」)
從經文中看見保羅當時的處境是在捆鎖中(13,14,17節),為什麼保羅會受捆鎖呢?不是因為他要叛亂,也不是因為他犯了違反道德法律的罪,純粹是因為信仰的緣故,所以他上告皇帝,盼望能為他平反。
當他被監禁時,引發了信徒兩種不同的反應:有人存著嫉妒、分爭結黨的動機,此等人努力傳揚福音的目的是為了打擊保羅、中傷保羅,建立擴張自己的地盤。但也有人被保羅的心志和事奉激勵,所以存著好意、愛心,放膽傳神的道,無所懼怕!如果您是保羅,會有怎樣的反應呢?可能會自怨自艾,可能會怨天尤人,可能內心滿是傷痕、不滿和不平,但保羅卻帶著歡喜快樂的心,為什麼?因為「無論怎樣,基督究竟被傳開了。」基督是如何被傳開呢?1.保羅有機會向看守他的御營全軍傳福音;2.保羅雖失去部分自由,但仍可面見訪客,仍可向訪客傳福音;3.保羅的處境引發其他弟兄放膽熱心的傳福音……
有時我們看電影,入戲太深,不知不覺把自己當成主角,隨著主角的遭遇而痛哭或歡笑……發明大王愛迪生,一生有許多專利發明,有人問他成功的要素,他說:「每個人整天一定一直都在做一些事,但不同的在於,他們做很多很多的事,而我卻只做一件。如果你們將這些時間運用在一件事情、一個方向上,一樣會取得成功。」甚至在他新婚之日,半途也跑到實驗室去解決問題,專注工作,而忘了結婚大事,冷落了新婚的妻子。保羅也是如此,一生致力於福音的傳揚,「向軟弱的人,我就作軟弱的人,為要得軟弱的人。向什麼樣的人,我就作什麼樣的人。無論如何,總要救些人。凡我所行的,都是為福音的緣故,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。」(哥林多前書九章22~23節),所以保羅不問個人榮辱,只要福音能被傳揚就歡喜快樂!
二、不問個人生死,只要基督被榮耀就歡喜
(腓立比書一章20~23節─「照著我所切慕、所盼望的,沒有一事叫我羞愧。只要凡事放膽,無論是生是死,總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。因我活著就是基督,我死了就有益處。」)
每一個人都會面對生與死,幾乎所有人都是求生避死!但是保羅卻不求生也不畏死,無論是生是死,總叫基督在他身上照常顯大。「生」是指保羅的無罪開釋,「死」是指保羅的殉道。保羅最介意的不是他受審的結果:不論他獲釋以至可以進一步事奉神,或是不幸被判死刑,而是以基督被顯大為他目前最熱切的盼望!為什麼他面對生死有如此的反應,因為他的生命是以基督為中心!保羅完全以基督為他生命的中心和目標,他的生命完全被基督所佔滿,以至他所做的是受到基督所啟發,並且也是為著基督而做!保羅不怕死,因為死對他有益處,這「益處」是與他「離世與基督同在」有關,由於他的生命與基督緊密連結,因此,即使是死亡也不能使他與基督隔絕!
使徒行傳廿章記載保羅要前往耶路撒冷,先知也預告有諸多危險等待他,許多人勸他不要前往,但他回應:「但知道聖靈在各城裡向我指證,說有捆鎖與患難等待我。我卻不以性命為念,也不看為寶貴,只要行完我的路程,成就我從主耶穌所領受的職事,證明神恩惠的福音。」(23~24節)保羅一生,面對諸多危險和患難,但他一心一意要榮耀主,因此置個人死生於度外。
吳勇長老有一次因修剪樹枝從樹上摔下來,肋骨斷了好幾根,家人急忙送他到醫院就醫,醫生判斷需要休養好幾個月的時間。當時,他答應華福會要到美國好幾個地方領會,這麼多講道的服事怎麼辦?當時林道亮院長也答應替他去講道,叫他不用擔心,好好休養身體,但吳長老不忍心因為自己的身體狀況,而加重林院長服事的重擔,所以勉強醫師讓他出院,醫師不得已,只有請他簽署切結書才讓他出院。第一場講道因身體疼痛不已,講到一半就不堪負荷,當天晚上,主的醫治大能臨到,第二天竟然能生龍活虎的上台講道,一點看不出曾受傷的樣子,主的恩典與能力真是奇妙,他以主的工作為重,主就恩待他,讓他經歷神權神能!
三、不問個人得失,只要信徒得長進就歡喜
(腓立比書一章24~26節─「然而,我在肉身活著,為你們更是要緊的。我既然這樣深信,就知道仍要住在世間,且與你們眾人同住,使你們在所信的道上又長進又喜樂,叫你們在基督耶穌裡的歡樂,因我再到你們那裡去,就越發加增。」)
保羅面對生命的兩難,好像旅行者走在兩邊是岩壁的窄路上。對他而言,死是願望、是喜樂,好得無比;活是責任,是對別人有幫助;死或活都好,甚難選擇,所以保羅的選擇,不是以自己的利益為選擇的標準,他的選擇乃是以神的旨意為依歸。他相信藉著弟兄姊妹的禱告和神的幫助,他要被釋放,繼續存活。所以他選擇繼續活著,因為繼續活著可使工作更有成果,繼續活著可幫助信徒在信仰上更長進,他選擇繼續活著,是因為為信徒「更是要緊!」
滕近輝牧師是香港教會的領袖,已在幾年前安息主懷,他還在世的時候,參與了許多的服事:牧養教會、神學教育、文字工作、各處主領聚會。我很幸運在民國六十九年第一次聽他講道,當年我參加校園團契在台南橄欖山舉辦的大專靈修班,滕牧師受邀主講羅馬書一至八章,開啟了我對真理的渴慕和靈性的追求。滕牧師按人看,並沒有雄辯的口才,但個性溫文儒雅,講話不疾不徐,誠懇有內涵,深得幫助。他領完會離開後,輔導才告訴我們,滕牧師到台灣領會這段期間,一個兒子因煤氣中毒而意外身亡,但他堅持要領完所有聚會才回香港處理兒子的後事,在講道中,也完全沒有流露出情緒的波動或哀傷,真為他能處變不驚而感佩不已!
從腓立比書一章12~26節中,我們看見保羅活出了一個無我的生命,為什麼他能如此,因為他的生命以基督為中心,所有的一切全為主擺上!
和受恩(1866-1930),是一來華服事的英國宣教士,她對屬靈生命的追求影響了一群早期聚會所的傳道人,1930年2月底,和受恩罹患腸炎,當年去世,年63歲。她離世時身無別物,僅遺聖經一本給倪柝聲。在聖經裡面有一句話:「為己無所求,為主求一切!」(I want nothing for myself, I want everything for the Lord!)但願這些先聖先賢美好的榜樣激勵我們,讓我們也學效他們,繼續傳揚主、服事主、高舉主、榮耀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