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課堂學習見證】與哀哭的同哭

聖經研究碩士科/洪慧燕

這學期的教牧關顧課程,透過不同專題,不斷被提醒:許多受傷的心靈,需要被安慰、被關懷,更需要被「同理」(empathy),而非「同情」(sympathy)。具備「同理心」,是每個人都需要裝備。羅馬書 十二15 「與喜樂的人要同樂,與哀哭的人要同哭。」告訴對方:我明白你的心情,我也能感受你所感受的。

操練同理心

有時,受傷的心靈要的不多:一句溫馨問候,一個愛的行動,陪他/她多走一哩路。記得教會有位姊妹失去摯愛母親,一天她的家人都外出工作,當天也沒有教會服事,我邀外子開車帶我和這位姊妹到九份散心。我們沒有太多談論她喪母之痛,單純吃頓飯、吹吹風,回程時,姊妹感謝我們的陪伴。我們沒有做什麼驚人之舉,但已安慰了她的心靈。

細膩心腸,不是每個人都具備。授課老師舉了一個當醫生的小組長之例:一回有個姊妹告訴小組長失去親人,小組長沒有特別反應,也沒有後續關懷。這位姊妹從失望到埋怨,認為小組長沒有愛心。或許因為職業關係,死亡對醫生已是家常便飯,無法說出貼心的言語。此外,有些人習慣以逃避處理悲傷,不自覺地期望別人如法炮製。我與外子便是鮮明對比,當我面對情緒與壓力,易將不滿形於色,所以人們常認為我不好惹;反觀外子給人溫和、謙恭印象,但是當他人有需要時,則較為冷漠,因為他不會花心思去體會別人的感受。

牧者、同工所牧養的是一群認識上帝的基督徒,有時會迅速以聖經話語安慰人,甚至用聖經價值觀評論人。沒有錯,人在平順時,對於敬畏神沒問題;但是生命有破口時,對屬靈術語,反而感到刺耳,宛如定罪似的控告,這些都是我們要特別留意避免的。

接受情緒反應

每個人都需要正視悲傷所帶來的反應,無論是哭、鬧、憤怒,與孤獨感等,都是正常現象。身為牧者、同工,也當正視自己本身對苦難與悲傷的感受。李清珠《良牧勝於良醫》一書後幾章便探討,牧者也需要適當抒發內在負面情緒。安德魯·斯托克萊(Andrew Stoecklein)年僅30歲,是加州奇諾市內陸山教會(Inland Hills Church)主任牧師,因長期受憂鬱症所苦,去年八月底在教會內自殺未遂,隨後被送往當地一家醫院救治,並於幾小時後離世。此則新聞,引發全美省思如何正視牧師心理健康問題。

聖經提到:拉撒路之死,耶穌哭了!耶穌在客西馬尼園極其難過,求苦杯挪去。注意,耶穌有情緒反應;因為祂是完全的神,也是完全的人。因此,我們不該苛求自己或是他們:不要哭、不要難過。一味壓抑情緒,就沒有機會從悲傷中學習功課,老師說得好:「沒有經歷痛苦,就無法經歷快樂。」

無論是這堂課,或前陣子「諮商的認知與關顧」,都提到個人內在如同冰山;我們往往只看到一個人的外顯行為(喜、怒、哀、樂),卻忽略內心深層澎湃的「感受、想法、期待、渴望、以及自我價值(意義與目標)」。有段網路影片相當震撼我心,內容提到一個數學老師問小男孩:2顆芒果+2顆芒果=?小男孩回答5,老師以為小男孩算數有問題,又想起他不愛吃芒果,所以改口:2顆草莓+2顆草莓=?小男孩回答4,於是老師回頭問:2顆芒果+2顆芒果=?小男孩仍舊回答5。老師忍不住問其原由,男孩委屈的說,因為他的書包裡還有一顆芒果。表象只是冰山的一角,我們願意花時間去探究其深層需求嗎?

關懷的藝術

身為牧者與同工要警覺,是否因為太多事務性的忙碌,以致吞噬陪伴一個枯乾靈魂的精力?悲傷者需要支持系統協助。

  • 「哀傷輔導」有「六不」與「五要」:
  • 「六不」:說教、責備、定罪、警告、批評、宣告馬上得醫治。
  • 「五要」:實際行動、合適的話、同理心、真誠相愛、成為苦水杯。

傾聽一個哀傷的靈魂,需要耐心,花一段時間,切莫輕易妄下建議;因為鼓勵對方把自己的故事說出來,是內在醫治的一環。並須注意:當個保守秘密的傾聽者,因為「往來傳舌的洩漏密事。」(箴言廿19上)老師也提醒:「人需要記號」,如探病時,給對方一張小卡,當他有空時,便可以慢慢體會其中的愛與關懷。聖經的話也不是一開始就說出口,乃是在聽完對方的心聲後,以上帝的話作為禱告,把神的應許帶出來。

《穿越生命風暴》書中提到:聖經經文能幫助你處理痛苦嗎?答案是肯定的,也是否定的。聖經經文不是醫藥箱,裝滿除去生活挫折的處方。(p.99) 每個人哀悼和復原的方式都不一樣。有些人想盡辦法與別人保持聯絡,有些人則比較不喜歡受干擾。有些人寧可自己處理,有些人則希望得到幫助。有人比較喜歡活動,而有人卻恰恰相反。(p.101)

相信道成肉身的耶穌,也是因為體貼人的軟弱,以有形的身驅,讓人體會看不見的上帝。今天我們既然在教牧關顧的事工上有份,須學習成為愛的導管,因為「我們在一切患難中,他就安慰我們,叫我們能用神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。」(林後一4)

精選文章